为什么旅行

期次:2024年第03期    作者:外国语学院  汤旭   查看:21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大学期间旅行经历,通过与室友一起旅行,体验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认为旅行可以让人成长,不要总是躺在舒适圈中,要大胆向前。作者认为大学四年的时光一旦失去就无法找回,应该趁青春多出去走走,在路上看自己。


春柳伴读亭范慧敏摄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18岁,你说要去旅行,囊中羞涩,遂止;20岁,朋友叫你去看海,你说学业要紧,憾尔……答案都在路上,自由都在风里,与其遗憾,不如珍惜当下,世界这本书,我们可以再多读几页!”每每读此,既遗憾,又庆幸。遗憾自己看过的世界太少,又庆幸自己只有20岁,还好,一切都来得及……

上大学之前,我一直都没有离开过父母,根本不敢去很远的地方旅游,也一直没有尝试过。后来,我和爸爸去苏州古镇,学会了自己订高铁票、打车……又一次,我们一家人去爬黄山,我学会自己做攻略、买门票、寻找当地特色……

我始终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是最好的行万里路的时候。我要去走宽敞的大道、崎岖的小路,去体验乡间的羊肠小道;我想在雨中漫步,在雪天赏景,感受山川河流间的微风、大海的潮起潮落、大漠戈壁的落日。来到城市,我想看繁华的高楼大厦、人来人往的地铁;来到乡村,我想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朴素的民俗……

在大学,我遇到了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室友。在节假日,我们一起出去旅行。我们体验过苏州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坐火车走进嘉兴南湖,感受红船精神;暴走三万多步,打卡十年前去过的黄浦江;打卡济南、淄博,在异地和叔叔阿姨交谈聊天……这些都是我从来未曾经历的。

我常常在想,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去看世界?还是去看自己?在这个年纪,我可以无畏地去体验、去挑战、去试错。我想,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和人交流,多去挑战自己,不要总是躺在舒适圈中,那样永远也长不大。

正值青春,只需大胆向前。大学四年的时光一旦失去就无法找回,现在和工作之后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因为心境已经不同了。所以趁青春,旅行吧!在路上,看自己。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