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吐芳华 赤诚著文章

———苏州科技大学援疆挂职干部王勇事迹介绍

期次:2018年第4期    作者:□晓鲍   查看:317





  王勇,1959年出生,商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苏州环境文化协会的副会长,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从小在新疆长大,小学和初中都在新疆度过,在新疆下过乡。难忘的成长经历和特殊的西域情感,使他一直有个想回馈新疆报答故土的夙愿,年龄越长,他的这个愿望越强烈。
  2016年5月,在得悉伊犁州面向江苏柔性引进紧缺人才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向学校提交了到苏州对口援助城市霍尔果斯参加援疆工作的申请。很快,通过组织部门选拔,确定引进王勇教授挂职霍尔果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担任项目管理顾问,他成了苏州对口援疆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员。此后,这位年近花甲的专家就义无返顾地全身心投入到了苏州对口援助特区城市霍尔果斯的建设事业中,而这一干就是三个聘期。

      不负使命,自觉担当科技文化援疆大任

      调查研究,王勇先后为地方政府和高校完成了多项工作,如《文化智力援疆(高校教育培训)项目———关于在苏州和霍尔果斯建立援疆培训基地的项目建议书》、《对霍尔果斯中哈国际旅游区4A景区提升至5A景区工程项目各方案贷款投资的比较分析报告》、《有关中哈合作区内中方口岸管理提升工程项目设想(报告)》、《关于改进霍尔果斯市公租房分配与加强有关物业管理的建议》、《关于挖掘和利用霍尔果斯历史文化成果,扩大霍尔果斯在国家“丝路”战略中的影响力的设想》,他还与苏州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同事一道完成了“霍尔果斯中哈合作中心新增物流国门(联检楼)”方案的设计,重点参加了市委组织部《霍尔果斯市围绕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特区人才体制机制研究》报告的起草等。

      《霍尔果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调研》项目获得了诸多重要突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座有着数千年人类文明史、曾在古代陆上丝路熠熠生辉光耀无限的奇葩之地。”王勇深情地说,“霍尔果斯是一座有着极为丰富厚重历史积淀的文化宝库,发掘和利用得当必将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重塑新形象再现辉煌!”
  为查证落实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情况,凡有遗迹信息所在的高山沟坡和边防哨卡,他都紧盯信息渠道,有讯必到,深入文化遗迹的现场,不顾年近花甲,爬山越岭、趟沟过河,甚至是顶风冒雪地带病坚持跑现场,来不及带干粮时就忍饥挨饿,奋战在第一线,硬是靠自己的两条腿跟踪,踩踏出一步一个实实在在的脚印,走完和丈量出了本地几乎所有曾有过遗迹传说的各个地方。他通过现场追踪调研霍尔果斯及其邻域纵横2千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不可移动文物,在先后问询过近200人、行程近2千公里、跑遍辖区内100多个现场、查实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的情况下,终于历经两个寒暑,将霍尔果斯本地原多处于听风是雨状态的不可移动文物情况,用脚踏实地勘查所得史迹现状的实物图片,经抽丝剥茧般梳理与归类,完成了霍尔果斯设市以来首次关于本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项目的调研,撰写出了含图近200幅、逾15万字的《霍尔果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研报告》。初步捋清了霍尔果斯辖区内自石器时代有石刻石(岩)画记录起至今为止属于本土人类文明历史的基本脉络,追踪到了特区城市本土文明的根脉。霍尔果斯市原市委王刚书记评价道:这些成就填补了本地人文史的空白,是当地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
  为了保护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他奔走呼号,呕心沥血,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一整套发展不同层级文化战略的构思和项目设想,努力尝试把苏州古城保护、建设文化强市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有效应用于霍尔果斯城市文化工程建设的实践,避免重走东部一些地方“发展-破坏-再恢复-再重建”的老路,实现对口受援城市在文化与经济建设并行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跨越!